师资培训
雷蜀均 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方法探索
--学习华康清校长讲座有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内容是听了浙江永康职业技术学校华康清校长的讲座后,对教学改革问题的一点感受和想法。
一、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决定了大家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第一,生源质量尤其是学问水平下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能与教师主动交流,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处于盲目状态。可见,面对这样的生源,大家不进行教学改革,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出来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又如何能让企业喜欢。
第二,教学目的定位缺乏规范的问题。教学目的的定位源于培养目标的明确,在现实社会发展条件下,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系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调整。而大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让他们得到较高的工资,这就决定了大家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如果还按照普通教育的模式,大家的培养目标就不达到。
第三,从整体上看,职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是教师观念更新滞后,很多教师感叹“学生难教”,“教书累”等等,但很少有教师能直接主动和针对性进行教学改革去适应学生,观念远远落后形势的发展。其次是教师负担过重,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修,多数职校教师日常教学任务重,又要花时间备课、批改作业等,鲜有时间用来学习和研究。再次是教研活动不活跃,气氛不浓,基本上流于形式。
第四,现行教材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变化,对职校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教材过深”、“很多原理听不懂”,学完后学生似懂非懂。教材的理论过深和系统化,实用性不强,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茫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第五,教学方式方法仍然落后。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观念更新不够,教师本位突出,部分教师仍在传统教材的系统理论中没有走出来,不能直接面向今天的学生。二是教学方法传统,“一支笔、一本书、黑板上开机器”的现象仍然普遍。三是手段创新滞后,很少运用电化教学等辅助设施。四是实践性教学途径不多,真正在企业引导教学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现象,既表现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上,也表现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上。许多同学这样反映:“某某老师讲得好,这门课大家就喜欢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方法传统,不能针对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不大,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大家的教学改革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解决学生睡觉的问题。大家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大家的学生不能考上大学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孩子在小学初中就没有学好,但是上课睡觉却是不能原谅的,因为这与普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家长不懂教学大纲,也不懂教学内容,但他们却知道上课有人睡觉。如果大家能够让学生上课不睡觉,大家的教学改革就成功了。
第二,解决学生流失的问题。流失学生返回社会后大多只会说学校的不好,对学校的声誉视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流失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因为所学的课程听不懂,学习没有兴趣,只要有点外因影响就会导致辍学。而大家的教学改革就是应该让这些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在大家的学校里留的住。
第三,解决教师教学兴趣与成就感问题。在普高里,学生都很想学习,上课大家都认真的听你的课,教师上课感到很有味道。而职业学校呢,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作业也做不好,一场考试下来红灯一片。不解决老师的教学兴趣和成就感问题,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大家应该通过教学改革,让大家的老师找到工作的乐趣和成就。
第四,解决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前几年,社会关注就业率,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比大学生还要高,自然成为职业教育的亮点。现在大家关注的不在是就业率,而是就业质量,不能让大家的学生与农民工一样只拿800元/月的工资。要提高就业质量,就需要根据企业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能说、会写、善干”的人。
第五,解决教学评价机制的问题。评人机制不但是大家教学改革的一个内容,更是大家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先决条件。现行的评价机制大多是通过考试,考试不及格就用补考来意思一下,然后让学生毕业,这种做法常常使大家的老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处在学生就业与毕业的矛盾中。大家应该通过教学改革,解决教学评价机制的问题,找到一种有理有利的做法,让学校正大光明的给学生发毕业证书,让学生理直气壮的毕业,以成功者的姿态走向社会。
三、教学改革提出的几点探索方法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教材体系
1.根据专业特点,对现有教材进行取舍。因为专业教材的基础性、理论性较强,选取怎样的教材需要专业教师根据学生常识水平和教材编排情况进行取舍,已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
2.对现有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根据往届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修改,根据实际确定重点和难点,始终围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来确定教材的使用范围、课时安排、实验实习的安排。
3.教材开发,编写实用型校本教材。编写校本教材要写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企业需要的内容,大家的学生毕业后就业了,到企业当工人,哪些东西在企业中是有用的,大家就在校本教材中写哪方面的内容。二是写学生喜欢的内容,现行的教材存在着太深太难的现象,学生一看就怕了。大家不是改变学生,而改变大家的教学内容,所以大家开发校本教材需要解决学生兴趣的问题,“学得了”的问题。三是写老师特长的内容,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精华,这些特长不管是人生理念、人文科学方面还是专业常识、专业技能方面,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需要的,开发校本教材时就是要老师们写这些特长的内容,要求老师们在某一个领域钻进去,钻深钻透,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4.在教材改革过程中,还要高度关注一个相关的问题,那就是要注意教材的多样化、系列化和立体化的发展。因为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方法的发展对教科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了。现在的教材,早已不限于文字教科书(课本),而是还包括多种多样的视听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计算机App)等配套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文字教科书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教材的所有功能。大家应当研究文字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如何改革才能起到与音像教材、电子教材、多媒体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一般是对钻研教材比较重视,而分析研究学生则远远不够,尤其是职业学校,生源复杂,学员程度不齐,所以首先需要研究学生。需要对学生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分出好、中、差三种类型,从家庭环境、常识基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方面找出他们各自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进而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学法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教师的讲授要避开传统教法的弊端,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不能再把学生的头脑当成容器,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力图把所有的常识全部塞入学生的脑子里,应侧重教会学生理解常识,会综合运用常识,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第三是加强学法引导,实施愉快教育。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把常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进行学法引导,让学生“会学”,养成乐学的精神。经验证明,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如同长了翅膀,增加了腾飞的力量。
第三,改革评价机制
永康职业技术学校的评价机制实行的是替代学分与过程学分,过程学分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学分,比如学生在某一堂课上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某一个任务就能得到学分,这样学生的目标直接了,取得学分的门槛降低了,他们知道自己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替代学分就是用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长取得的成绩学分来替代他在某些课程中所丢失的学分,从而同样达到毕业所需要的学分数。
“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更有针对性。学校按照专业必修课(基本技能与素质)、选修课(其它学生自选课程)制定选修类别,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满足其个性需要。但大家还必须注意的问题是:如“弹性学制”如何构建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效果评价,学籍管理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如何创新?再如,“学分制”怎样突出专业特点,怎样保证教学质量?课程模块如何规范?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大家还必须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学习借鉴和总结。
- 2021-04-25与心灵相约 与健康同行
- 2021-04-22严守职业底线 坚持清廉从业
- 2021-04-22我校举行“警示教育年”活动启动仪式
- 2021-04-22校企深度融合深度对接 培养需求型高技
- 2021-04-21我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签约仪式顺利举行